在保宁街道办事处三陈街社区,一群因陪读远离职场的妈妈们,用手中的针线“绣”出人生新画卷。该社区通过公益慈善微项目搭建"家门口的就业工坊",让"顾家"与"逐梦"从单选题变为多选题,勾勒出基层治理的温暖注脚。
4月23日,记者在保宁街道办事处三陈街社区巾帼创业基地看到,宽敞明亮的加工坊内,随着机器“哒哒哒”的运转,工人们井然有序完成压线、缝纫、外翻、填充、缝合……十多道工序后,毛绒玩具雏形在手中逐渐成型。
职工 刘晓丽:“这里实行弹性工作制,上班时间非常人性化,解决了我之前想上班但不能兼顾家庭的困难。这份工作让我拥有了自己的社会角色,找到了归属感,让我在孩子眼里不再是一个只会洗衣做饭的妈妈,同时还能有一份收入补贴家用。”
据了解,保宁街道办事处联合江苏雅乐毛绒玩具厂,在三陈街社区、书院街社区,利用社区闲置阵地,引入手工缝纫项目创办巾帼创业基地,为辖区内40余名残疾人、陪读妈妈等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就业难题。用一针一线“织”起了就近就地就业新风向,“缝”出了烟火气,“补”进了党群情。
三陈街社区巾帼创业基地管理人员 李红英: “我们社区创办巾帼创业基地是为了给辖区的残疾人、陪读妈妈等在家门口提供再就业岗位,增加她们的家庭收入,激发女性潜能、促进社会和谐。”
下一步,该社区将继续扩大就业规模,为辖区更多的陪读妈妈、中年女性提供再就业岗位,让更多姐妹在人生的多重角色中,既能拥抱家庭的温暖,又能绽放职业的光彩!
记者:冯雪梅
审核:冉琼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