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翻番破茧!成都民营经济增加值跃上1.18万亿新高地

天府融媒联合体 2025-07-04 16:32 61

“成都造”电影《哪吒2》近日从院线下映,上映150余天以来全球总票房突破159亿元,共累计打破113项纪录;成都高新区科伦博泰实验室里,科研团队正为创新药“出海”订单昼夜攻关……

这些场景,正是成都民营经济十年蝶变的生动缩影。7月2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获悉,2024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18万亿元,十年翻了近一番,同比增长5.8%,占GDP比重50.3%。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6.2%,占GDP比重51.2%,环比提高0.9个百分点。

从十年翻番的1.18万亿新起点,到今年一季度增速再攀高峰,成都民营经济正以创新突围的锐气、全球布局的视野以及更优渥的发展生态,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服务机制精准滴灌

纾困增效直击痛点

走进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标语格外醒目。为深入开展“进解优促”工作,成都搭建以全市总专班、服务工业企业专班、15个行业专班和N个部门和属地为主要力量的“1+1+15+N”政企服务体系。

在体制机制保障下,成都线下坚持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以“三张清单”覆盖企业全走访,线上创设运行成都政企工作联络群“随时听”,搭建“民企之声”线上助企通道“精准听”,用好“12345亲清在线”“一键听”,构建完善问题“清单交办、随机抽检、督导销号”闭环机制,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1.6万户,收集企业困难问题和诉求建议3.5万个、办结率99%以上。

应对发展新挑战,“民营经济政策55条”应势出台,《惠企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试行)》同步实施,建立政策联审、发布解读、审批兑现、评估问效和调度通报“4+1”工作机制。此外,惠企政策兑现也开启了“智能模式”——“成都惠企政策”集成发布和智能查询平台,促进政策兑现更加便捷高效。2024年,共兑现惠企政策资金超96亿元,惠及经营主体约6万户次。

企业提诉求,部门代表给方案,在“民企会客厅”里,企业家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破解行业堵点。成都常态化举办“民企会客厅”、资源对接会等活动,打造“企需我应”资源对接系列活动品牌,累计开展民企服务系列活动300余场、直接惠及民营企业超万家。

▲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与此同时,成都持续推动政务服务减负增效,45个园区服务中心下沉审批检测事项,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推出一批成都特色“一件事”,积极推动更多“一件事”跨域办;出台信用修复办事指南,健全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在39个行业领域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2024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出具报告1.4万份、代替证明39.2万份。

创新主体强势崛起

全球市场加速突围

沃飞长空研发基地内,倾转旋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AE200验证机完成全国首飞;川开电气、通威2家民营企业项目入选首批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微网优联等4家民营企业入选国家级5G工厂——这些突破印证着成都民企创新能级的跃升。

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递进培育计划,成都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中心,2024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5万家,较六年前翻两番,29家民企承担39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在“升规提质”政策培育下,4478家规上工业民企、2.2万家上云企业、35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七、副省级城市第四)构筑成产业梯队,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夯实。

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是成都发展的不变底色。“蓉品出海”行动带领企业抢抓RCEP机遇,依托自贸试验区、国际空铁枢纽,数字创意产品持续爆发——从“王者荣耀”到全球票房第五的《哪吒2》,成都IP闪耀国际舞台;天府中央法务区提供百城一站式法律服务,护航企业远征海外。30余国经贸对接活动签约订单超230亿元,进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加持下,2024年,全市民营企业货物进出口总额达2832亿元。

要素生态系统赋能

发展根基持续夯实

中微达信抢滩量子科技新赛道,经过持续研发攻关,已在千比特测控领域形成成熟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盈嘉合生打造“细胞工厂”,制造食品饮料行业以及大健康领域所需的功能性成分,产品远销美国、英国、东南亚等地……

2024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长6.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3、7.5个百分点,今年前5月增幅再攀升至9.7%。活力背后是精准的要素支撑:成都深入实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开展园区优化强承载、产业集群提能级等“五大重点攻坚任务”,构建形成“3个国家级开发区+22个省级开发区+N个市级产业园区”的园区体系,推动民营经济从块状经济向链条协作、集群发展转变。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在成都“立园满园”行动深入开展之际,园区、楼宇中串起的“产业链”渐成常态。2024年,全市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限上民营企业批发零售额、规上民营服务业企业营收分别增长4.0%、15.9%、9.7%,培育形成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1个千亿级产业链和1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近年来,成都深入推进“惠蓉贷”普惠信贷工程,打造“蓉易贷”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2024年以来,投放“惠蓉贷”“科创贷”等政策性信用贷款超900亿元,实施“交子之星”企业上市全生命周期服务计划,推动“蓉易上”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上市企业达152家。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成都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金秋招聘会”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强企业扩岗支持和创业帮扶,加大对民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政策支持,2024年以来,帮助重点企业新招募33.6万余人。

民营经济的未来,离不开法治“保驾护航”。成都跟进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实施,出台“民营经济政策55条”等助企惠企政策,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题宣讲深入万企,“蓉商培育工程”培训近万人次,民营经济氛围愈加热络。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