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当“活教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古建筑研修班四川阆中开课

无线阆中 2025-10-21 17:38 250

亚太古建筑研修班合影(摄影 张晓东)

10月21日,“2025亚太地区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高级人才研修班” 在四川阆中古城正式开班。这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承办的高规格培训,为啥选阆中?阆中不仅有“巴蜀古建筑实物宝库”的名头,更有千年历史沉淀的底蕴、实打实的古城保护经验,刚好能给研修班当“活教材”。

何以阆中?千年老城里藏着 “活态保护” 的门道

“阆中值钱的不只是‘老房子’,更在于它让千年古城一直‘活’着。” 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局长张玉杰一句话点出关键。作为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四面环山、三面绕水” 的布局,是业内公认的“天人合一” 、古代城市选址的典范。城里93条像“井”字一样的街巷纵横交错,270多座明清时期的老院子保存完好,妥妥的“巴蜀古建筑实物宝库”,对来自亚太多国的学员来说,从古城整体格局到老建筑的细节构造,在这里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古城水码头古建筑

更难得的是阆中的保护办法,不是把古城“冻起来”,而是让它 “活起来”。早年间全国都流行“旧城改造”,不少老建筑都被拆了,四川却先走一步,出台了《阆中古城保护条例》,把保护范围扩大了不少,还专门设了 “古城保护日”。盐市口街的三联书院,按 “尽量少改动” 的原则修完后,成了网红打卡地,院主段君常感慨:“多亏有法规,古城的‘老样子’才留住了。”阆中坚持 “不迁学校、不迁居民、不迁市场作坊”的“三不迁”原则。现在城里还有4万原住民过日子、2万学生上学、300多家传统作坊开工,烟火气一点没少。同时精心实施“微改造”,升级水电气网、装智慧安防,连老丝厂宿舍都改成了青年旅社,老院子变成染坊客栈, 既保了古韵,又不耽误现代生活。

课堂搬进古宅古院:在砖瓦间学 “真本事”

这次研修班一共7天,没把学员困在教室里,而是把课堂直接搬进了阆中古城里。31位来自国内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业者,不光学“传统建筑手艺怎么变的”“现代怎么保护老建筑”这些理论,更跟着专家钻进街巷院子里“沉浸式上课”。

国际知名的遗产保护与管理专家、建筑师、考古学家伽米尼·维杰苏里亚博士现场授课,有来自北大、同济、川大等名校的多名教授专家为研修班授课。

阆中古城古院里的老物件

作为千年古城遗存,阆中古城保护专家柯敏是本次研修班现场授课教师,以阆中古城民居院落的活态保护为实例,将带大家去水码头客栈、马家大院、蒲氏宅第等现场,讲解这些老院子的风貌格局,以及保护传承、活化利用等;柯敏还将带学员去澄清门、汉桓侯祠、清代四川贡院这些文物保护点,介绍阆中古城的文物保护。之后,柯敏还要在古蜀道上现场讲课,以阆剑古驿道(翠云廊南线段)、南津关古镇、五龙庙文昌阁这些地方,讲述蜀道的前世今生。

学员们在明清老院子里细看“修旧如旧”的巧劲儿,琢磨怎么传承文化,甚至还能亲手参与部分修缮工作。这样“边看边学边动手”,让阆中的保护经验从纸上的文字,变成了能学能用的真本事。

亚太古建筑研修班在阆中开课(摄影 张晓东)

“古城的魂在文化里,”张玉杰特别强调,阆中专门找了懂文化的人组成“智囊团”,把破败的丝绸厂俱乐部改成了“本源堂”文化院,一年能吸引2万多人来;深挖春节文化内涵,打造年俗街区,把 “春节原乡” 的品牌打响;门神画、阆中丝毯、保宁醋这些非遗也在创新,连 “秀才赶考”“皮影迪斯科” 这样的互动场景都有, 让老历史变得能看见、能体验。“现在文脉都渗进砖缝、藏进楼阁里了,这才是古城的生命力。”

联合国为啥认可?阆中经验能给亚太当 “教材”

本次研修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研究中心、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共同主办。

阆中古城航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2007年10月,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合作创建的,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Ⅱ类机构。总部秘书处设在北京大学,下面还有北京、上海、苏州三个分中心,各有各的侧重点。

水绕三方的阆中古城

苏州分中心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负责,主要负责传统建筑技术修复、保护材料分析、历史园林的修复维护。苏州分中心已经连续办了 16 届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研修班,给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800 多人次遗产保护从业者做过专业培训,既搭了跨文化交流的平台,也给亚太地区输送了不少遗产保护人才,实实在在体现了中国在文化遗产国际合作中的担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负责人说,保护古建筑不只是守着过去,更关系到大家对自己文化的认同、社区的活力,还有传统的延续。这次选阆中办培训,既是认可阆中的保护成果,更想给亚太地区的国家,提供一个“保护和发展能双赢”的中国方案。

阆中,这座“活着的千年古城”,借着这次研修班,把中国保护古城的智慧,变成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

来源:封面新闻

审核:冉琼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