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殡葬领域整治 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典型经验案例展示——阆中市木兰镇

无线阆中 2025-07-22 17:30 143

木兰镇,地处阆中市西北部,东连思依镇南接南部县,西邻南部县和广元市剑阁县,北与剑阁县接壤,距阆中市区35千米,户籍人口为15000余人。

早年,木兰镇办白事普遍存在讲排场、比阔气的现象,不仅加重了群众经济负担,还催生了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近年来,阆中市木兰镇立足镇域实际,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丧葬陋习,以“孝善文化”为纽带,将日常敬老服务与殡葬领域整治深度融合,通过文化浸润、设施完善、机制约束三维发力,推动殡葬移风易俗落地生根,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蔚然成风。

一、以孝善文化为魂,筑牢思想转变“根基”

全镇10个村(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孝善之星”评选、敬老文艺汇演等活动,组织村民自编自导《文明殡葬新风尚》等接地气的文艺节目。镇党委、政府巧妙将这些原本用于敬老活动的节目,延伸到殡葬领域整治宣传中——在村级红白理事会培训、殡葬政策宣讲会、村民坝坝会等场合,通过歌舞、快板、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诠释“生前尽孝方为真,死后厚葬徒虚名”的道理。

二、以设施完善为基,搭建文明殡葬“平台”

在镇级层面,减少石材、水泥等不可降解材料使用,既满足群众“入土为安”的情感需求,又实现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在村级层面,每个村(社区)均设立文明丧葬服务点,配备桌椅、音响、花卉等基础设备,为群众简办丧事提供免费场地支持。组建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文明治丧服务队,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丧事策划、礼仪指导、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引导群众采用献花、默哀、诗歌朗诵等文明方式悼念逝者,替代传统的焚香烧纸、搭台唱戏、大摆宴席等陋习。

三、以机制建设为要,巩固移风易俗“成效”

一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殡葬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将殡葬改革工作纳入村(社区)绩效考核和精神文明创建重要内容,明确镇、村、组三级责任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规范红白理事会运行。全镇10个村(社区)均建立红白理事会,吸纳威信高、原则强、协调能力强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担任成员,制定相关村规民约,明确丧事操办流程、宴请标准、禁止事项等,对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行为进行劝导制止。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积极践行文明殡葬、主动简办丧事的家庭,在“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户”“五好家庭户”等评选中予以倾斜;对违反殡葬规定、大操大办的家庭,进行批评教育并取消相关评优资格。

如今的木兰镇,厚养薄葬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殡葬的新风蔚然成风。昔日的丧葬陋习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简约庄重的悼念仪式、生态环保的安葬方式和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木兰镇以实打实的举措,让殡葬移风易俗真正惠及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也为基层殡葬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