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来可期!“低效经果林”变“高产生姜田” 河溪生姜喜迎丰收

无线阆中 2025-11-28 15:55 133

11月26日,在河溪街道办事处扶农社区的生姜种植基地,80 多名工人正抢抓晴好天气,穿梭在田间地头采挖生姜,新鲜出土的生姜装车后将远销河北、山东、西藏、新疆等地。

走进扶农社区的生姜种植基地,连片的姜田一眼望不到边,翠绿的姜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工人们两人一组,一人手持锄头小心翼翼地刨开泥土,露出埋藏在地下的饱满姜块,另一人则弯腰将生姜分拣、整理后装箱。据介绍,这片生姜基地原本是一片低效经果林,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当地业主于去年9月接手后,对土地进行了全面改造。如今,经过精心培育,生姜长势喜人,预计总产量可达1600吨,产值超700万元.

现场负责人权国军:这块地是我们去年9月份接手的一个低效产业园,占地400多亩,去年9月份开始深翻、使用有机肥,今年3月份开始种植山东大姜,目前到了收割季,一亩产量在4吨左右,亩产值在17000块钱。

种植基地的生姜不仅产量可观,品质更是赢得了外地收购商的青睐。采挖现场,来自河北唐山的收购商刘强早早便来到基地等候装车。

河北唐山收购商 刘强:我们那边10 月份就出姜了,这里比我们生产周期要长两到三个月,更适合当种子。我看着挺好,品质也更适合我们,大概这边能采购100 吨。

阆中生姜能吸引外地客商远道而来,这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对产业的精心培育。通过提升生姜品质与产量、扩大种植规模,当地已将生姜产业打造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阆中市经济作物指导站副站长廖双:我市非常重视生姜产业发展,通过引进生姜新品种,进行脱毒育种、温室集中催芽等技术,采取遮阴避雨、深窝、肥水一体化等模式,发展生姜标准化种植。在我市的河溪、老观、千佛等乡镇(街道)每年推广新技术、新模式面积1万亩以上。

从低效经果林到高产生姜田,我市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让土地焕发新活力,也让种植户的腰包越来越鼓。眼下,采挖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一批又一批阆中生姜将通过物流网络运往全国各地,成为市场上的 “香饽饽”,也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记者;潘涛贤

审核:冉琼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