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辖镇。1940年设滥泥乡,1951年改文成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6公里,素有阆中“东大门”之称。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3.6万。东河从境内梁山关注入嘉陵江。阆(中)仪(陇)、阆(中)巴(中)公路过境。辖梁山、大桥、灵城、白沙坝、白庙、土城、云台、玉皇观、竹溪、宝安、二十桩、大堰口、阳垭、东阳、龙王庙15个村委会和文成、东兴、井溪河、清泉4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阆州蒸膜、明森木业、酿酒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和蜜柚、柑橘、火龙果、草莓、罐山香甜李、近郊商品蔬菜等特色产业。养殖牛、羊、猪、蚕。茧山之腰有巴人石邑灵城岩,洞深而奇。唐建城寺凿有石佛70尊,宋、元、明碑8处尚存。山下白沙坝有秦相张仪筑鱼城遗址。阆中绝胜云台观为东汉道教张天师的传道点。镇西有灵山寺,为蜀王鳖灵帝登临处。
2019年,撤销东兴镇和清泉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文成镇管辖,文成镇人民政府驻东屯路172号。
1000多年来,以诗圣杜甫为代表的文人骚客在千年古城阆中流连忘返。发出了“阆州绝胜是云台,阆州城东灵山白,腊去梁山雪未消……”的千古绝唱。这里历史做轴、山水为墨,这里物产丰腴、区位优越,这里就是文人墨客反复吟唱的地方:阆中的东大门和城市后花园——文成镇。
可用“江”“山”“味”“老”四个字来概括文成的主要特点。
——江,清碧东河穿境过。阆中“四河”之一的“东河”古称“宋江”,流经全镇9个村居,水岸线长达25公里,从境内梁山关注入嘉陵江,形成了两河口风景区。在这里,你可以如诗人杜甫一般,乘一叶扁舟,赏嘉陵江色石黛碧玉,观日破浪花春归沙际,看江河相汇清浊交融,一江一河的碧水,时刻刷新着文成的颜值和气质。
——山,梁山戴雪忆古今。梁山也称灵山,因长江上游到首个天文遗址灵山遗址而闻名,它出土的新石器晚期遗存将阆中有据可考的人类活动历史,从距今约3000年提早到4500年至5000年。这里是阆中天文文化、春节文化、道教文化的重要源头。在这里,人在山中,山在水中,山、城、水尽收眼底,你可以沿着先贤足迹探根寻文,远观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近品江河相汇的自然奇观,眺望日出烟云聚日落红霞飞的壮丽景观。
——味,瓜果飘香杏李甜。文成位处城市半小时特色乡村旅游圈,形成了“农业观光+产业发展+体验式旅游”的文成特色。农业产业园遍布全镇,你可以品尝到香甜可口的大桥蜜柚、罐山八月香脆李、白沙火龙果、梁山无公害草莓、宝安优质柑桔。还有我们地方居民自己种养的西红花、三七、肉黄牛、黑土猪等,纯朴的乡土风味定能勾起你童年情愫和儿时味蕾。
——老,史迹煌煌刻风霜。老祖宗在这里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明成果,灵城茧山之腰有巴人石邑灵城岩,洞深而奇,四季皆春;唐建城寺凿有石佛70尊,宋、元、明碑8处尚存,白沙坝有秦相张仪筑鱼城遗址清晰完整;阆中绝胜云台观为东汉道教张天师的传道点,系道教二十四治之一;精美的省级文物“雷神洞摩崖造像”栩栩如生;镇西有灵山寺,险俊灵动,传说曾为古蜀王鳖灵帝登临处;土城有乡愁农博馆,近3000件展品搭起过去和现代的记忆桥梁。这一处处古迹、一件件故事,都留待您去亲手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坐落在美丽传奇的东河之滨的文成镇,山清水秀,溪流密布,智慧的文成人以业立身,自古就商贾云集,是古蜀道、米仓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云台山、灵山、玉皇山以及文成山互相拱卫,嘉陵江、东河、福宁河等众多江河穿境而过,宜居宜业、恬淡怡然。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交相辉映,文成世代人民富甲一方、和谐共融。诚邀各位嘉宾朋友来文成,共话文旅、共享山水、共谋发展,共创未来、因为山水如此妖娆,只为等你。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